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
出处:《?峪山》
元 · 王磐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
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
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
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磐的《?峪山》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峪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昨日游览黄华山,直至傍晚方才归来的场景,透露出旅途的悠长与疲惫。
接着,“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描述了今日清晨抵达?峪山,策马行至五松树旁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新旅程的期待与兴奋。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金门日”的移动,而“元康烟”则象征着历史的烟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与历史的感慨。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则直接赞美了?峪山的清幽环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因时间紧迫而未能充分欣赏美景的遗憾。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一句,通过类比,将自己比作山阴的游客,面对美景却不得不折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不舍与无奈。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虽然心中渴望探访上方寺,但只能仰望浮云之巅,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欲。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描绘了?峪山的自然景观,瀑布在晴天如雪般飞溅,夜晚的莲花被金色的灯光照亮,展现了山中独特的美丽景象。
最后,“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造访?峪山,细细品味其美景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峪山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