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征人倦,茅檐野骑停
出处:《晓发姑孰道中》
清 · 吴敬梓
晓风吹酒醒,鞭影拂云屏。
水涨然犀浦,烟迷梦日亭。
麦英红菜圃,榆荚白蒲汀。
日午征人倦,茅檐野骑停。
水涨然犀浦,烟迷梦日亭。
麦英红菜圃,榆荚白蒲汀。
日午征人倦,茅檐野骑停。
注释
晓风:清晨的微风。鞭影:马鞭的影子。
云屏:云彩装饰的屏风。
水涨:江水上涨。
犀浦:有犀牛出没的水边。
烟迷:烟雾弥漫。
麦英:成熟的麦穗。
红菜圃:红色的菜园。
榆荚:榆树的果实。
蒲汀:长满蒲草的水边。
日午:正午。
征人:远行的士兵。
茅檐:简陋的茅屋。
野骑:野外的骑行。
翻译
拂晓时分,微风将我从醉酒中唤醒,马鞭的影子轻轻掠过云彩装饰的屏风。江水上涨,犀浦显得更加开阔,烟雾弥漫,连日光亭都笼罩在梦幻般的氛围中。
田野里的红菜花和菜圃中的麦苗一片金黄,榆树荚和蒲草在岸边洁白如雪。
正午时分,远行的士兵疲倦了,他们停下了马匹,在简陋的茅檐下稍作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行旅图景,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闲适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晓风吹酒醒”一句,设定了一天清晨的场景,微风拂过,酒意初散,表明诗人可能在前夜有宴席或是独酌,至此时分才逐渐清醒。这里的“酒醒”不仅指酒意消退,更隐含着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开始。
接下来的“鞭影拂云屏”,则是在描绘诗人出行的情景,马鞭在空中划过,留下了动态中的影子,与天上的云层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行进中的动感与超脱之美。
“水涨然犀浦”和“烟迷梦日亭”,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春季水位上涨,河流变得壮阔,而“然犀”用来形容水势的迅猛;“烟迷”则是在描写景色在轻烟中的朦胧与梦幻,可能是一处亭台之所。
诗中间两句“麦英红菜圃,榆荚白蒲汀”,是对春天农耕景象的细腻刻画。麦子泛着绿意,菜圃中蔬菜嫩绿而鲜艳;榆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小果实,与蒲草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日午征人倦,茅檐野骑停”,则是对行旅中的疲惫和短暂休憩的写照。太阳高悬正午时分,诗人在长途跋涉中感到疲劳,而那些草垒(茅檐)成为了他临时休息的地方,马匹也停了下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旅情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艺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