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想应无孺子,琴堂有榻任高悬
出处:《李太尹求见自感》
明 · 胡居仁
几年衰病卧林泉,势迫形驱苦自怜。
白屋想应无孺子,琴堂有榻任高悬。
白屋想应无孺子,琴堂有榻任高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所作的《李太尹求见自感》。诗中表达了诗人近年来因身体衰弱多病,隐居山林的境况。他感叹自己被迫于形势,形体疲惫,深感自我怜悯。诗人想象自己的简陋居所(白屋)或许不再有孩童的欢声笑语,但即使如此,他也希望好友李太尹来访时,能在那琴堂的榻位上随意落座,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来访者的欢迎之情。整体而言,此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