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刻石非不伟,门外屹立如郁垒
出处:《沧州铁狮子歌用韵》
清 · 刘堮
寻常刻石非不伟,门外屹立如郁垒。
年深不免有缺坏,一笑摩挲凭蓟子。
似此顽铁多岁年,似以无用终其天。
彫刻云根纵云巧,牙爪摧残绝可怜。
理本如斯漫惆怅,一事一物有衰旺。
君不见《伶官赞》里说庄宗,晚节何衰始何壮。
忆昔歇马乘午凉,知有铁铸百兽王。
古堞颓垣半禾黍,平沙细草眠牛羊。
有物不动如被掳,又似天生在兹土。
较量其寿定千年,亲见此城盈万户。
休嫌黯淡无辉光,若为干镆真不祥。
至刚必折本至理,丰城岂得终埋藏。
受成不变岂非数,坐阅沧桑等朝暮。
时有过客揽形状,讵逞雄威吓狐兔。
昔常询诸博物家,此兽产处逾流沙。
吼声一发震山谷,遍体火生如紫霞。
画成见者皆惊叹,虽未即真思过半。
以铁为之世更希,铸处光应上霄汉。
遂令顽质发光彩,亦以难毁享遐算。
问渠岁久何所为,春长藓花寒雪片。
年深不免有缺坏,一笑摩挲凭蓟子。
似此顽铁多岁年,似以无用终其天。
彫刻云根纵云巧,牙爪摧残绝可怜。
理本如斯漫惆怅,一事一物有衰旺。
君不见《伶官赞》里说庄宗,晚节何衰始何壮。
忆昔歇马乘午凉,知有铁铸百兽王。
古堞颓垣半禾黍,平沙细草眠牛羊。
有物不动如被掳,又似天生在兹土。
较量其寿定千年,亲见此城盈万户。
休嫌黯淡无辉光,若为干镆真不祥。
至刚必折本至理,丰城岂得终埋藏。
受成不变岂非数,坐阅沧桑等朝暮。
时有过客揽形状,讵逞雄威吓狐兔。
昔常询诸博物家,此兽产处逾流沙。
吼声一发震山谷,遍体火生如紫霞。
画成见者皆惊叹,虽未即真思过半。
以铁为之世更希,铸处光应上霄汉。
遂令顽质发光彩,亦以难毁享遐算。
问渠岁久何所为,春长藓花寒雪片。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堮的《沧州铁狮子歌用韵》描绘了一尊铁狮子的形象和历史变迁。诗中首先赞叹铁狮子的雄伟壮观,即使岁月流转,难免有些许磨损,但作者摩挲之际仍感其坚固。接着,诗人通过与庄宗的事例对比,暗示铁狮子虽看似无用,却有其长久的生命力和历史见证价值。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铁狮子在荒凉背景中的静默存在,如同被俘获的猛兽,又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它历经千年,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尽管外表黯淡,但其坚韧不朽的特性使人们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华丽的外表,而是内在的坚韧。
最后,诗人提到铁狮子的罕见和独特之处,它的吼声曾震撼山谷,形象生动。虽然只是铁铸,却被赋予了艺术的光辉,得以长久保存。诗的结尾,诗人询问铁狮子在漫长岁月中的经历,只留下春日苔藓和冬日雪花作为答案,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沧州铁狮子的描绘,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历史和坚韧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和对世间万物兴衰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