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出处:《休师惠诗次韵》
宋 · 许景衡
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
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
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
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的《休师惠诗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以“寸木”比喻个人微小的努力,却怀有攀登高峰的雄心壮志,不辜负一生致力于学习古人的精神。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通过对比朝廷事务的微不足道与个人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在为官做事上,似乎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而岁月的流逝却在不知不觉中让鬓发变得如霜雪般白。
颈联“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转而描写诗人寄居古寺,借登高远眺之际,与高僧交流,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精神寄托的表达。
尾联“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则以想象中的仙境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心中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