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全文

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

出处:《二禽咏
明 · 方孝孺
鹊噪未足喜,鸦鸣未须忧。
天道神且远,微物徒喧啾。
翰音善司晨,不免供肴羞。
鹳鹤至高洁,所识惟林丘。
鸿鹄隘八荒,但为稻粱谋。
文彩羡孔鸾,缯缴或暗投。
况彼鸦与鹊,志非众鸟俦。
质陋羽翮短,云霄非所游。
性贪嗜饮啄,逐逐不自休。
饥则摇口吻,向人如有求。
何能洞先几,兆与天心侔。
祸福有定命,所致各有由。
人理固坦夷,鬼神良昧幽。
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
何须浪悲喜,为禽鸟诳诪。
来夤慰韩愈,恶声感黄州。
好怪失所守,二子非英流。
吾方友千古,远法孔与周。
考祥视素履,乐道以夷犹。

鉴赏

这首《二禽咏》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篇寓言诗,通过描绘两种鸟类——鹊和鸦的不同命运,隐喻了人生的哲理。

首先,诗人以“鹊噪未足喜,鸦鸣未须忧”开篇,指出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不足以代表其本质价值,不应轻易地以喜怒来评价。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不同鸟类的命运差异,如鹊虽善于报晓,却难免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佳肴;而鹤则高洁,只与山林为伴,不为稻粱所困。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认为个体的价值不应仅凭外在表现来衡量。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以鸿鹄翱翔于八荒,只为生存所需,与鹳鹤的高洁形成对比,强调了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生存之间的平衡。同时,诗人借孔鸾(即凤凰)之喻,表达了对那些因外在装饰而招致祸患的警示,提醒人们应警惕外界诱惑,保持本真。

最后,诗人通过“况彼鸦与鹊,志非众鸟俦”强调了鸦与鹊的与众不同,它们因贪欲和懒惰而难以飞越云霄,最终成为人类捕猎的对象。诗人借此告诫世人,应警惕贪婪和懒惰的恶果,避免陷入不幸之中。

整首诗以动物的命运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学的思考,既富有深意又不失生动形象,体现了方孝孺作为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