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画明无疑,咸阳宫中鹿化马
出处:《题陶斋所藏秦权》
清 · 黄绍箕
秦廿六年并天下,刻辞金石壹华夏。
万事如画明无疑,咸阳宫中鹿化马。
百斤量衡书中程,千石铸锯金销兵。
此权当时在何许,玉府和钧傥有名。
尚书耆奇勤考释,藏权凡七此盈石。
隗林隗状知谁何,太息摩挲相斯迹。
万事如画明无疑,咸阳宫中鹿化马。
百斤量衡书中程,千石铸锯金销兵。
此权当时在何许,玉府和钧傥有名。
尚书耆奇勤考释,藏权凡七此盈石。
隗林隗状知谁何,太息摩挲相斯迹。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绍箕的《题陶斋所藏秦权》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镌刻在金石上的文字,象征着天下一统的权威。诗中通过“万事如画明无疑”表达了对秦朝制度清晰明确的赞赏,而“咸阳宫中鹿化马”的典故则暗示了权力的巨大,连神话中的生物都为之改变。
“百斤量衡书中程,千石铸锯金销兵”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秦朝对度量衡和兵器的严格管理,显示出其对社会秩序的严密控制。诗人询问秦权的所在,是否在象征公正的玉府(皇家宝库)或象征平衡的钧台有所记录,体现出对历史文物的珍视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
最后,“尚书耆奇勤考释,藏权凡七此盈石”描述了学者们的辛勤考证,以及秦权之重,累计达七石之多,显示出其分量之大和历史价值。诗人感慨万分地提到隗林(可能指藏权之地)和隗状(权柄的形状),并对秦权的遗存表示出深深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秦权为载体,既赞美了秦朝的统一与法制,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