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参夜台,十年怀一喝
出处:《赠别不了上人》
明 · 李流芳
昔我参夜台,十年怀一喝。
何来不了师,洒然得衣钵。
相逢杏花里,缠我问死活。
从来烂葛藤,今朝儗一豁。
别我复何往,江路春风阔。
何来不了师,洒然得衣钵。
相逢杏花里,缠我问死活。
从来烂葛藤,今朝儗一豁。
别我复何往,江路春风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赠别不了上人》。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昔我参夜台,十年怀一喝”,以“夜台”暗喻死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十年怀一喝”,“一喝”可能指友人的一次会面或一次谈话,十年的怀念,可见两人情谊之深。
接着,“何来不了师,洒然得衣钵”,提到友人是一位“不了师”,即未能完全领悟佛法的高僧,他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佛法的传承,暗示了友人在佛法上的成就与贡献。
“相逢杏花里,缠我问死活”,描绘了两人在杏花盛开的季节相遇,友人询问生死之事,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对友情的珍视。
“从来烂葛藤,今朝儗一豁”,“烂葛藤”比喻复杂难解的问题,这里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诗人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但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表达了对生命和佛法有了新的理解和领悟。
最后,“别我复何往,江路春风阔”,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预示了友人未来的旅程,无论是前往何处,都将面对广阔的江路和春风,象征着友人将带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继续前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蕴含了对生命、佛法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李流芳作为文人墨客的独到见解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