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耕须二顷,求食更孤槎
出处:《香山过郑文学草堂赋赠》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香山多海味,我意欲移家。
况复潮田贱,浮生易作沙。
佣耕须二顷,求食更孤槎。
地主君长在,吾生自有涯。
况复潮田贱,浮生易作沙。
佣耕须二顷,求食更孤槎。
地主君长在,吾生自有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之情。首句“香山多海味”,以香山的丰富物产象征生活的丰饶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喜爱和追求。接着,“我意欲移家”一句,透露出诗人想要离开尘世,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更加纯净的生活状态。
“况复潮田贱,浮生易作沙。”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厌倦。潮田的低廉价值象征着生活的不易与短暂,而“浮生易作沙”则表达了生命如沙般易逝,充满了无常与不确定性。
“佣耕须二顷,求食更孤槎。”这里,诗人提出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设想——拥有足够的土地(二顷)进行自给自足的耕作,同时寻求稳定的食物来源。然而,“孤槎”一词暗示了这种理想生活的孤独与艰难,强调了实现理想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地主君长在,吾生自有涯。”诗人意识到,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总有其界限与限制(“地主君长在”),生命的长度也是有限的(“吾生自有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与精神追求的矛盾与融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