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
出处:《采薇山之巅赠张无梦先生》
宋 · 郭祥正
先生曰采薇山之巅兮,吾非求为之仙。
吾无一亩之宅,一丘之田。
饥食山之薇,渴饮山之泉。
岩为吾居兮,鹿为吾马。
吾岂不足兮,翱翔乎山之间。
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
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
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
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
吾独幸其弗取兮,森葱苍而自全。
粤吾君之为治兮,三王之圣。
而吾相之为辅兮,伊周之贤。
吾父吾母兮,皆善终以天算。
进何忧而退何憾兮,养吾气之浩然。
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
衣曳曳而情飘飘兮,愿执辔而往焉。
吾无一亩之宅,一丘之田。
饥食山之薇,渴饮山之泉。
岩为吾居兮,鹿为吾马。
吾岂不足兮,翱翔乎山之间。
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
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
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
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
吾独幸其弗取兮,森葱苍而自全。
粤吾君之为治兮,三王之圣。
而吾相之为辅兮,伊周之贤。
吾父吾母兮,皆善终以天算。
进何忧而退何憾兮,养吾气之浩然。
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
衣曳曳而情飘飘兮,愿执辔而往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采薇山之巅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通过描述隐士的日常生活,如以山中的野菜为食,以山泉解渴,以岩石为居所,以鹿为伴侣,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理想政治和家庭幸福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才华未被赏识的感慨。
“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时间短暂的感慨。“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则展现了隐士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对比了世俗生活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永恒,强调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被赏识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诗中弟子的赞语进一步强化了隐士形象的美好,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