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却上笋舆去,沟水泠泠愁杀人
宋 · 陆游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宇。
筑宫奔走谁敢后,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帝师丞相领使君,侍晨校籍纷如雨。
洛阳临淮小睥睨,御史立奏投裔土。
从来桑门喜嘲竞,举国冠巾噤无语。
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霓旌仙仗空遗堵,甃缺台倾知几春。
牧儿驱牛齧庭草,谁记剑佩来朝真。
斜阳却上笋舆去,沟水泠泠愁杀人。
筑宫奔走谁敢后,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帝师丞相领使君,侍晨校籍纷如雨。
洛阳临淮小睥睨,御史立奏投裔土。
从来桑门喜嘲竞,举国冠巾噤无语。
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霓旌仙仗空遗堵,甃缺台倾知几春。
牧儿驱牛齧庭草,谁记剑佩来朝真。
斜阳却上笋舆去,沟水泠泠愁杀人。
注释
太霄帝君:道教神话中的天神。玺书:古代皇帝的命令文书。
海宇:天下。
万牛:形容力量极大。
步虚:道教修炼者踏空而行。
玉磬:古代打击乐器。
丞相:古代官职,辅佐皇帝。
校籍:校对书籍。
睥睨:轻视,小看。
裔土:边疆地区。
桑门:佛教徒,此处指僧侣。
荆榛:杂草丛生的地方。
霓旌:彩虹般的旗帜,象征仙人。
剑佩:剑和佩饰,象征权力或身份。
笋舆:竹制的小车。
翻译
太霄帝君的神霄府,一日之间皇命遍天下。建造宫殿众人争先恐后,千牛之力搬运木材做根基。
半夜踏空步虚声,云间玉磬清音鹤翔舞。
帝师丞相领军使,清晨校对典籍忙如雨。
洛阳临淮之地微不足道,御史疾报边疆之事。
自古僧侣好争斗,此刻全国沉默无声。
古传东海尘土飞扬,此地如今荒芜荆棘丛生。
昔日仙驾留下的痕迹,只剩断壁残垣不知经了多少春。
孩童赶牛啃庭院草,谁还记得往昔朝圣的真实。
夕阳西下,他乘竹车离去,沟水潺潺令人悲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霄帝君神霄府的宏伟景象以及其昔日的辉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神霄府的盛大建设,如“一日玺书行海宇”、“万牛挽材山作础”,展现了其规模宏大和工程的艰巨。夜晚,“步虚”声中,仙鹤起舞,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宫殿已废弃破败,“从来桑门喜嘲竞”暗示了世事变迁,连僧侣们对此也感到惊讶。诗人感慨“古传东海会扬尘”,暗示历史的沧桑,眼前只剩下“荆榛”和残垣断壁,如“霓旌仙仗空遗堵,甃缺台倾”。牧童放牛的场景,更显出昔日荣光的消逝,连“剑佩来朝真”的记忆都已模糊。
最后,夕阳西下,诗人乘着竹舆离去,只留下“沟水泠泠愁杀人”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整首诗以壮丽的开篇,悲凉的结尾,形成鲜明对比,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