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出处:《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
宋 · 曾几
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
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
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
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
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
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闲。
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
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
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
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
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闲。
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明:明亮的月光。雁叫:雁的叫声。
露下:露水滴落。
蝉号:蝉鸣。
愁人:忧郁的人。
秋早:秋天早早到来。
竹君:对竹子的尊称。
青琅玕:青翠的琅玕状竹子。
天风:清风。
珊珊:形容声音轻柔。
灵宫:神圣的宫殿。
老樾:古老的树荫。
心净:心灵纯净。
千竿:千根竹子。
虚籁:自然的声音。
有琴不须弹:无需弹奏琴弦。
世议:世间的议论。
市声:市井的喧嚣。
听君语:聆听你的言语。
帘垂间:垂帘之内。
翻译
月光皎洁,雁鸣声渐远,露水滴落,蝉声透着寒意。草丛中虫鸣凄切,梧桐叶干燥作响。
忧郁之人早早感知秋天来临,这样的声音更添寂寥。
竹子无论南北皆美,青翠如琅玕让人敬佩。
清风吹过庭院,带来沙沙声响。
宫殿隐蔽在古老的树荫下,别馆深藏似入山林。
心灵纯净如止水,目光明亮如千竿竹林。
自然的声音无需琴弦,已悄然奏响。
世间的纷扰实在讨厌,市井之声无片刻安宁。
相比之下,我更愿聆听你的言语,在垂帘间度过整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通过对月光、雁鸣、露珠、蝉声、草虫、梧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两句,以雁鸣和蝉声反衬出秋夜的清冷,"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浓厚。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秋声的独特感受,"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流露出淡淡的忧愁,感叹时光易逝。接下来,诗人将自然界的秋声与竹子的美联系起来,"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写风吹过竹林,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仙乐。"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则描绘了观内的宁静与深邃,仿佛远离尘世。"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诗人以心境的清澈比喻对竹林的欣赏,表示内心的平静。
最后,诗人感慨世事纷扰,不如静听自然之声,"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声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