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事业谁能及,告子唯先不动心
出处:《依韵和施正臣游圣果寺二首 其二》
宋 · 沈遘
长爱高僧住绝岑,定知无复俗缘侵。
人生扰扰应从昔,世事悠悠岂独今。
轩冕傥来真可愧,山林归去莫嫌深。
孟轲事业谁能及,告子唯先不动心。
人生扰扰应从昔,世事悠悠岂独今。
轩冕傥来真可愧,山林归去莫嫌深。
孟轲事业谁能及,告子唯先不动心。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生活的向往与敬仰,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首联“长爱高僧住绝岑,定知无复俗缘侵”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长久以来喜爱高僧在远离尘嚣之地的生活,相信他们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牵绊。颔联“人生扰扰应从昔,世事悠悠岂独今”则以一种历史的视角,指出人生的困扰和世事的变迁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并非今日所独有,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轩冕傥来真可愧,山林归去莫嫌深”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认为功名地位不过是偶然得来,值得羞愧;而回归自然,隐居山林,是值得推崇的选择,不应嫌弃其深邃。尾联“孟轲事业谁能及,告子唯先不动心”则通过引用孟子和告子的事迹,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认为能够像孟子那样在事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少之又少,而告子能够在面对诱惑时保持不动心,更是难能可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为和道德境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