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未变海水减,琪树开花绿苒苒
桑田未变海水减,琪树开花绿苒苒。
小有瑶章落龙虎,月坛香冷宫谁主。
真人飏下神霄鸾,天驺惨惨归紫府。
千山万山锁青烟,三树两树啼断猿。
风飞杨花三月寒,人在城门烟水村。
生而神灵长威武,笑携一卷黄庭去。
坐断琳宫主㠭粥,星弁霞裙满堂庑。
四海横香航烛人,肘行膝步来如云。
爱河翻波渺无际,花生铁柱酆都春。
把握阴阳一呼吸,长啸一声鬼神泣。
仗剑唤雨轻撼环,化篆召雷略举笔。
当年檄赴内道场,黄麻紫墨星争光。
归来百庆喜具举,规模轮奂重铺张。
翻思龙汉元年事,撞破混元识行李。
满鼎铅霜火燄飞,绿颜雪齿君知否。
松竹潇潇生泠风,白鹤一去草庐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黄道:指天文学中的黄道带。珠躔:星辰运行轨迹。
阙:缺失。
方寸:内心。
洞门:心扉。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瑶章:珍贵的诗文。
月坛:古代祭祀月神的场所。
真人:道教对得道者的尊称。
神霄: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天驺:天马的驾驭者。
紫府:天宫。
琳宫:仙境的宫殿。
星弁:星冠,道士的头饰。
星争光:形容光彩夺目。
龙汉:道教指远古时代。
混元:道教指宇宙的初始状态。
铅霜:炼丹术语,指铅矿石。
绿颜:形容人的肤色白皙。
草庐:简陋的房屋。
翻译
星辰运行中缺少了一点,心扉紧闭无人问津。沧海桑田未改,海水减少,琪树花开,生机盎然。
些许仙乐飘落龙虎之间,月坛寂静,不知何人主宰。
真仙乘风而下,神霄鸾鸟相伴,天马悲鸣回归天宫。
千万山峦笼罩在青烟中,几株古树下猿猴哀啼。
三月寒风吹起杨花,人在城门外,身处烟水之村。
生来神灵,威武不凡,笑着带着黄庭经卷离去。
坐镇琳宫,主持斋粥,星冠霞裙,满堂宾客。
四海之人燃香而来,如云聚集,虔诚无比。
爱河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地府春天,铁柱生花。
掌控阴阳,呼吸之间,一声长啸,鬼神皆惊。
仗剑呼唤风雨,轻轻挥动符篆,召唤雷霆。
昔日在内道场,檄文如星,光芒四射。
归来后,百般庆祝,盛况空前。
回想龙汉初年往事,混元世界,行李已识。
炼丹炉中铅霜飞舞,绿颜雪齿,你可曾记得。
松竹间清风徐来,白鹤离去,草庐空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知宫王南纪洞章歌》。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是一首描绘仙境、表达超脱世俗之情怀的诗篇。
开篇“黄道珠躔阙一点,方寸无人洞门掩”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深寂静的洞府图景。"黄道珠"象征着仙境中的珍宝,而"方寸"则暗示空间之狭窄,却又自成一统,显得神秘而不可侵犯。
接着,“桑田未变海水减,琪树开花绿苒苒”两句,通过对比变化与不变的景象,传达了时间在仙境中流逝的不同方式。"桑田"和"海水"都是常见的物象,但在这里它们代表了世间的沧桑巨变,而琪树的花朵却依旧葆青,彰显出仙界超脱尘俗的特性。
“小有瑶章落龙虎,月坛香冷宫谁主”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月坛之景。"瑶章"和"龙虎"都是上古传说中的瑞兽,而它们在这里轻轻降落,给人一种超自然的美感。而"月坛香冷"则透露出一丝寂静与空旷。
“真人飏下神霄鸾,天驺惨惨归紫府”两句,以"真人"和"神霄鸾"等仙境生物,强化了诗中超自然的氛围。"真人"飘然而下,显得不羁而自在,而"天驺"则是传说中的天马,这里用以形容仙界之美妙。
“千山万山锁青烟,三树两树啼断猿”两句,以山林和鸟鸣为背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片静谧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千山万山"描绘出广阔的山脉,而"三树两树"则是对那宁静之处的一种细腻刻画。
“风飞杨花三月寒,人在城门烟水村”两句,则通过季节(三月)与天气(寒冷)的描写,以及人物的位置(城门),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感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生而神灵长威武,笑携一卷黄庭去。坐断琳宫主㠭粥,星弁霞裙满堂庑”,则是对仙人的超自然品格和他们在仙境中的生活状态的描绘。“黄庭”可能指的是道教典籍中的一种修炼方法,而"琳宫"和"星弁霞裙"等,则是仙境中的建筑与装饰,充满了神秘色彩。
“四海横香航烛人,肘行膝步来如云”两句,以动人的香气和特定的步态(肘行膝步),描绘了一幅仙界中人物行动自如的画面。"四海"象征着广阔无垠,而"航烛人"则是仙境中的生物,他们仿佛在云端漫步。
“爱河翻波渺无际,花生铁柱酆都春”两句,则以"爱河"和"铁柱"等不寻常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仙界超自然的特质。"爱河"的水流翻腾,而"铁柱"上却开出了花,这种反常现象正是仙境奇异之处的写照。
“把握阴阳一呼吸,长啸一声鬼神泣。仗剑唤雨轻撼环,化篆召雷略举笔”几句,则以对阴阳的操控和呼吸、声音(长啸)、武器(剑)以及书写(举笔)的描绘,展现了仙人在自然界中的绝对主宰地位。"鬼神泣"则是对仙境中超自然力量所致敬畏之情的表达。
“当年檄赴内道场,黄麻紫墨星争光”两句,通过对往昔岁月在道教修行场所的追忆,以及用"黄麻紫墨"来形容书写时的盛况,传递出诗人对于过往修炼生涯的怀念与自豪。
“归来百庆喜具举,规模轮奂重铺张”两句,则以对"归来"和"百庆"等词汇的运用,表达了对某种修行成果或者仙界盛会的期待和赞美。"规模"一词则透露出一种宏伟壮观的场面。
“翻思龙汉元年事,撞破混元识行李”两句,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以及用"撞破混元"来形容超脱尘世的境界,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炼历程的回顾和超越。
“满鼎铅霜火燄飞,绿颜雪齿君知否”两句,以对物质世界(满鼎)与自然现象(铅霜、火燄)的描绘,以及"绿颜雪齿"的美好景象,提问读者是否了解这种仙境之美。
最后,“松竹潇潇生泠风,白鹤一去草庐空”两句,则以静谧的自然界(松竹、泠风)和孤寂的情感氛围(白鹤一去、草庐空),结束了这首诗的描绘。"泠风"形容的是一种清新而又有些许冷淡的风,"草庐空"则是对仙界中某种寂寞之情的写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自然、神秘而美好的仙境。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仙人的向往和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