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仓卒不自料,万事恍惚谁能猜
出处:《快阁引》
明 · 李梦阳
四月月圆登快阁,天半晚窗雷雨入。
邑中上客携酒至,欧阳罗子咸来集。
去年为阁初筑台,我时登之雷雨来。
神明似有两岁约,晴雾歘值千山开。
千山回转江中流,徙倚阑干增暮愁。
夕日下看衡岳破,波涛左顾匡庐浮。
苦思昨年生盗贼,大江南接江之北。
烽火遥连海岱红,杀云眼见鄱阳黑。
斯邑汹汹今始安,我今对酒能不宽。
诸君稍减般移苦,百姓新回种植欢。
北风江涌月东来,更说夙昔俱停杯。
阴晴仓卒不自料,万事恍惚谁能猜。
潢池暂殄干戈衅,向隅犹抱疮痍哀。
劝君置此勿复道,放歌且与云徘徊。
邑中上客携酒至,欧阳罗子咸来集。
去年为阁初筑台,我时登之雷雨来。
神明似有两岁约,晴雾歘值千山开。
千山回转江中流,徙倚阑干增暮愁。
夕日下看衡岳破,波涛左顾匡庐浮。
苦思昨年生盗贼,大江南接江之北。
烽火遥连海岱红,杀云眼见鄱阳黑。
斯邑汹汹今始安,我今对酒能不宽。
诸君稍减般移苦,百姓新回种植欢。
北风江涌月东来,更说夙昔俱停杯。
阴晴仓卒不自料,万事恍惚谁能猜。
潢池暂殄干戈衅,向隅犹抱疮痍哀。
劝君置此勿复道,放歌且与云徘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快阁引》描绘了诗人四月在快阁上观赏月圆雷雨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四月月圆登快阁”点出时间与地点,月圆之夜,诗人登高望远。接着,“天半晚窗雷雨入”描绘了雷雨突至的场景,给静谧的夜晚带来动感。
“邑中上客携酒至,欧阳罗子咸来集”写朋友来访,共聚一堂,气氛热烈。诗人回忆起去年此时,阁上雷雨同样降临,仿佛神明有约,天气变化富有戏剧性。“晴雾歘值千山开”形象地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开阔景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江水和山峦的变化,抒发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他感叹战争带来的破坏,百姓生活的艰难,以及自己内心的愁绪。然而,在朋友的陪伴下,诗人试图放下忧虑,借酒浇愁,并期待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结尾处,“北风江涌月东来,更说夙昔俱停杯”表达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还是希望与朋友们共度此刻,暂时忘却烦恼。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