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出处:《秋下荆门》
唐 ·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1、荆门: 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空: 指树枝叶落已尽。
3、布帆无恙: 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4、鲈鱼鲙: 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5、剡中: 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翻译
霜降时分,荆门江边树木凋零,空寂无声。我挂着布帆在秋风中航行,安然无恙。
译文
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霜冻在空旷的江边荆棘间落下,帆布在无忧的状态下随着秋风飘扬。这并非是为了捕捉鱼类,而是因为对山的自爱,这一路将会带入剡中。诗人通过这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情操和自由自在的心境,体现了诗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超脱世俗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