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
出处:《次间字韵送德裕太学试》
宋 · 周孚
人如景德咸平际,文到贞元大历间。
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
自怜斥鴳空溟海,须信名驹合帝闲。
十载天荒谁与破,政须力夺锦标还。
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
自怜斥鴳空溟海,须信名驹合帝闲。
十载天荒谁与破,政须力夺锦标还。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名为《次间字韵送德裕太学试》。诗中以“人如景德咸平际,文到贞元大历间”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文学成就相联系,表达了对德裕在学问和品德上的高度赞誉。接下来,“种树有谁甘避世,著书喜子未藏山”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德裕比作甘于隐居的种树者和乐于分享知识的著书者,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
“自怜斥鴳空溟海,须信名驹合帝闲”则进一步描绘了德裕虽身处广阔的天地之间,却如同小鸟般平凡,但其内心却有着不凡的追求和理想,如同名马应得帝王之位一般。最后,“十载天荒谁与破,政须力夺锦标还”表达了对德裕在学术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未来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辉煌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德裕个人品质和学术追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深切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学问与人格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