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砧杵谁家试夹衣,西风搅碎芦花影全文

砧杵谁家试夹衣,西风搅碎芦花影

出处:《对菊有怀东园
宋 · 陈起
青女凌波楚江冷,庭前一叶鸣金井。
砧杵谁家试夹衣,西风搅碎芦花影
呼童折取篱下金,旋汲山泉注古瓶。
细哦七字延秋色,寒香似欠东园清。
江上子牟怀魏阙,离情一动肠千结。
急呼斗酒破霜螯,楚月不碍西湖月。

拼音版原文

qīnglíngchǔjiānglěngtíngqiánmíngjīnjǐng

zhēnchǔshuíjiāshìjiá西fēngjiǎosuìhuāyǐng

tóngzhéxiàjīnxuánshānquánzhùpíng

òyánqiūhánxiāngqiàndōngyuánqīng

jiāngshàng怀huáiwèiquēqíngdòngchángqiānjié

dòujiǔshuāngáochǔyuèài西yuè

注释

青女:冬季仙女。
凌波:踏水而行。
楚江:楚地的江。
冷:寒冷。
庭前:庭院前。
一叶:一片叶子。
鸣:发出声音。
金:指菊花。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
试:试穿。
夹衣:秋季穿的夹层衣物。
搅碎:吹散。
篱下:篱笆旁边。
旋:立刻。
古瓶:古老的瓶子。
七字:七言诗。
延:迎接。
秋色:秋天的景色。
欠:缺少。
子牟:古代隐士名。
魏阙:朝廷的代称。
离情:离别之情。
肠千结:心肠纠结。
斗酒:一大壶酒。
破霜螯:对付冰冷的蟹壳。
楚月:楚地的月亮。
碍:妨碍。
西湖月:杭州西湖的月亮。

翻译

冬季仙女踏过寒冷的楚江,庭院中落叶在金井边作响。
不知哪家在试穿新夹衣,西风吹过,吹乱了芦花的倒影。
唤来童子折取篱笆边的菊花,立刻汲取山泉倒入古瓶。
低声吟咏七言诗迎接秋天,但觉得缺少东园那份清雅的香气。
江上的子牟怀念京都的官位,离别的愁绪牵动着千回百转的心肠。
急忙呼唤斗酒来对付冰冷的蟹壳,楚地的月亮与西湖的月亮相互映照,毫不妨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面,以菊花为引,寄寓诗人的情感。首句“青女凌波楚江冷”以神话中的霜神“青女”比喻秋意,江面寒气逼人。次句“庭前一叶鸣金井”通过落叶声增添了秋的寂寥,金井象征着时光流转。

“砧杵谁家试夹衣”写出了秋日妇女们开始准备缝制冬衣的情景,而“西风搅碎芦花影”则进一步渲染了萧瑟的秋风和摇曳的芦花,营造出凄美的意境。接下来,诗人取菊、汲泉、品茗,借以延展秋色,但觉“寒香似欠东园清”,暗示了对东园(可能指故乡或理想之地)清新之气的怀念。

“江上子牟怀魏阙”借用晋人子牟思乡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朝廷或故乡的深深挂念,而“离情一动肠千结”直接抒发了浓烈的离愁。最后两句“急呼斗酒破霜螯,楚月不碍西湖月”以豪饮壮志和对月的共赏,试图排解心中的愁绪,但月光如一,无论在楚地还是西湖,都无法完全消除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理想的深深眷恋,以及面对离愁的无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