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全文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

宋 · 刘克庄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
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
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
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
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
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
宝带攽藏府,名驹出大宛。
㨀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
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
佔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

拼音版原文

wéiwángjiànbāngguódìngqiánkūn

fēnyántángwénguānhūn

xíngfēiyuēxùnbàiwèifán

chénróngliángrénshuíyuèduǎnyuán

qínwéisǔnbǐngércún

zhìbèizhōujīngdiànchénghànzūn

mínmǐnjīngwèichángfán

míngzhǔqīnlínjuézhūgòngjiǎnglùn

chénmànqiúdàishèngzhuānmén

xuéfāngchuífàndānshūsāiyuán

piānshūjiànbǎiwènlòukāiyuán

huìzuìxīnbiānshānsòngfán

xiūgǒuxiǎobiànjièxīngyán

dǎowēiyánjìnchuánxuānzhàowēn

zhāohuíhuàyànkànqiàyáozūn

bǎodàibāncángmíngchūwǎn

{zuǒshǒuyòubǐng}chídāoxiàngbǎnpēngchuòshìlóngyuán

jiànjūnlóuqīnghuázhuìyuān

xiǎowéncánxiǔzhìmiùchéngxuān

zhànjiāsòngjiāngbàoshàngēn

注释

惟:只有。
邦国:国家。
礼:礼仪。
堂陛:朝廷。
弥:广泛。
冠昏:贵族和平民。
逊:谦逊。
烦:多余。
私量:私自衡量。
短垣:礼法的界限。
损:削减。
覆:覆灭。
秉:谨慎。
周京:京城。
仪:仪式。
经籍:经典书籍。
燔:焚烧。
裨谌:古代智者。
戴圣:儒家学者。
伋:古代贤者。
聃:老子。
建武:经典特色。
开元:学术开启。
会稡:汇集。
俚辞:鄙俗之言。
燕衎:宴饮和谐。
宝带:珍贵腰带。
烹啜:品味茶水。
清华:显贵。
謏闻:微不足道。
佔毕无嘉颂:没有赞美的诗篇。

翻译

只有王者才能建立国家,礼仪规范天地间。
朝廷秩序严谨,礼仪影响着贵族和平民。
从容举止并非谦逊,恭敬礼拜不算多余。
臣子怎能私自衡量,谁能越过礼法的界限。
秦国因过度削减而覆灭,鲁国凭借谨慎保存。
制度完备于京城,仪式彰显汉帝威严。
人民习俗不可磨灭,经典书籍从未被焚烧。
贤明君主亲自主持决策,学者们共同研讨。
裨谌在民间寻找智慧,戴圣专注于学术专研。
伋的学说成为典范,老子的教诲应溯本求源。
四篇经典各有特色,众多问题启发开元。
汇集新编内容丰富,去除纷争使学术繁荣。
鄙俗之言令人羞愧,琐碎辩论需警惕。
舞蹈中显现出威严,传达诏令充满温情。
太阳的光芒洒满祭祀图,宴饮和谐如尧的盛世。
珍贵的腰带收藏在府库,名马出自大宛之地。
捧读象版,品味龙园的茶水。
无论贫贱还是显贵,都如同鹭鸶和雁群。
微不足道的我,不敢妄自尊大。
没有赞美的诗篇,不知如何回报皇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诗中融汇了儒家经典和礼仪之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礼制的敬仰。

首句“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表达了作者认为君主通过建立国家并以礼仪来安定天地的观点。接下来,“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描绘了一种庄重、严肃的朝廷气氛,其中“弥文及冠昏”可能是指对官员的装饰和日常行为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则表现了君主在处理国事时的谦逊态度,以及臣子们勤于礼节、不感到厌烦。紧接着,“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强调了臣子的忠诚和守礼,不容许有私念。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用历史事实比喻,指出国家的兴衰与是否遵循礼仪有关。下文,“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则赞美了古代周、汉时期的礼仪之完善。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表明民众的道德修养如同坚不可摧,而儒家经典则是传承不绝的智慧。随后,“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描绘了君主和儒生共同研讨礼仪之景象。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可能在强调对圣贤之道的追求和个人修养。接着,“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光大。

“四篇殊建武,百问陇开元”可能是指儒家经典中的四部主要著作,以及通过不断提问来深入理解其内涵。下文,“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则描述了对礼仪之学的整理和学习。

“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不合礼法的言行,而“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则描绘了一种通过舞蹈来弘扬礼仪之美,同时君主颁布命令时语气和蔼。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可能是在赞美某种礼仪活动的庄重与神圣。紧接着,“宝带攽藏府,名驹出大宛”则是对物品或礼器的描绘。

“㨀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祭祀活动中的用品和场景。下文,“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则是对自然界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礼仪之美的追求。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和自我批评。最后,“佔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则是对上天或君主恩泽的感激,并思考如何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礼仪之学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敬仰,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