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
出处:《寄答李眉山五首》
清 · 戴亨
朝随白云去,暮与清溪还。
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
山色倏隐现,变幻常无端。
人事有得失,亦在须臾间。
冥鸿翔高云,巨鱼潜重渊。
岂故耽离群,百年心独閒。
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
山色倏隐现,变幻常无端。
人事有得失,亦在须臾间。
冥鸿翔高云,巨鱼潜重渊。
岂故耽离群,百年心独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朝随白云去,暮与清溪还”,以“白云”和“清溪”为意象,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心境。白天他随着白云飘荡,夜晚则与清澈的溪流相伴而归,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接着,“有时不欲往,伫看门前山”两句,展现了诗人偶尔选择留在家中,静静地观赏门前山景的情景。这里的“山色倏隐现,变幻常无端”描绘了山景的多变与神秘,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敏感。
“人事有得失,亦在须臾间”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这种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冥鸿翔高云,巨鱼潜重渊”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比作“冥鸿”和“巨鱼”,前者翱翔于高云之上,后者深藏于深渊之中。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寓意着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命运。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显赫与平凡之间矛盾的思考。
最后,“岂故耽离群,百年心独閒”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他或许并非故意远离人群,但内心却渴望一种独立、宁静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无常以及内心世界独处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