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浮云悲远道,心随飞鸟向遥天
出处:《徐州道中寄诸陶两翰君》
明 · 徐渭
敝裘短策去翩翩,昨奉离觞似隔年。
目送浮云悲远道,心随飞鸟向遥天。
河流绕岸纷成渡,马骤将尘踏作烟。
客里自甘如此景,不堪持赠玉堂仙。
目送浮云悲远道,心随飞鸟向遥天。
河流绕岸纷成渡,马骤将尘踏作烟。
客里自甘如此景,不堪持赠玉堂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徐州道中的情景与心境。首句“敝裘短策去翩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穿着破旧的裘衣,手持短策,轻盈地前行的画面,展现了他不拘小节、洒脱自在的形象。
接着,“昨奉离觞似隔年”一句,通过对比昨日的离别宴饮与今日的行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目送浮云悲远道,心随飞鸟向遥天。”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望着天空飘过的浮云,心中涌起对远方道路的忧伤;同时,他的思绪随着飞翔的鸟儿,飞向那遥远的天际,寄托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河流绕岸纷成渡,马骤将尘踏作烟。”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行旅之景,河流环绕着岸边,形成一个个渡口,马蹄声急促,扬起的尘土化为烟雾,既展现了旅途的繁忙与壮阔,也暗示了诗人行色匆匆、旅程艰辛。
最后,“客里自甘如此景,不堪持赠玉堂仙。”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却能欣然接受这番景色,但又觉得难以将其赠予高居玉堂的仙人,暗含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