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出处:《初春过悦上人迟恩公礼公》
明 · 欧大任
杖藜江路雪方消,献岁初过善世桥。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
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
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沿江之路行进的情景。开篇“杖藜江路雪方消”,以杖藜行走于雪后初晴的江边小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献岁初过善世桥”,新年刚过,诗人已踏上新的旅程,寓意着新年的希望与开始。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阮籍曾乘白马游历,而支遁则以谈论道家哲学著称,这里通过这两个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精神世界的丰富。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山林景象,寒山中竹树的声响如同苍玉般清脆,夜晚的窗户映照着梅花的红艳,色彩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今日长干禅藻盛,风流何必减南朝”表达了对当下禅学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化风流的怀念。长干寺作为禅宗圣地,其文化活动繁盛,诗人认为这种文化氛围并不亚于过去的南朝时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