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活狱时,私心窃自拟
出处:《西平行》
明 · 卢龙云
若有西平侯,不冤善为理。
阴德类乃公,仁声相继美。
当其活狱时,私心窃自拟。
我后必有昌,发源从兹始。
再世秉国钧,侯封耀闾里。
驷马驾高车,奕叶流青史。
阴德类乃公,仁声相继美。
当其活狱时,私心窃自拟。
我后必有昌,发源从兹始。
再世秉国钧,侯封耀闾里。
驷马驾高车,奕叶流青史。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西平侯的公正理政与仁爱之德。开篇即以“若有西平侯”引出主题,强调其在处理案件时的公正无私,以及所体现的深厚道德品质。接着,“阴德类乃公,仁声相继美”,进一步描绘了西平侯行事的深远影响和广受赞誉的仁爱之声。
“当其活狱时,私心窃自拟”,通过假设性的描述,展现了西平侯在处理案件时的深思熟虑与公正无私,即使在私下也对他的行为表示认同与敬佩。这一句巧妙地将个人行为与公共形象联系起来,突出了西平侯的高尚人格。
“我后必有昌,发源从兹始”,表达了对西平侯后代繁荣昌盛的期待,认为其公正与仁爱的品质将成为家族传承的源头,预示着家族未来的辉煌。
“再世秉国钧,侯封耀闾里”,指出西平侯不仅在生前享有崇高的地位,死后其封号仍能照亮邻里,象征其影响力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成为地方乃至家族的骄傲。
“驷马驾高车,奕叶流青史”,最后以壮观的场景收尾,描绘了西平侯及其家族荣耀的象征——驷马高车,以及其美德与功绩被历史铭记,成为世代传颂的佳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平侯公正理政、仁爱之德的赞美,展现了其对后世的影响与家族的荣耀,充满了对高尚品德的颂扬和对历史传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