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烟波兴废事,白鸥渔叟是知心
出处:《洞庭用白乐天韵 其一》
宋 · 释元肇
两丸跳掷几升沉,谁识仙源洞府深。
月在波间明片玉,舟从水口出横金。
夫差醉后无吴舞,范蠡来时有越吟。
千古烟波兴废事,白鸥渔叟是知心。
月在波间明片玉,舟从水口出横金。
夫差醉后无吴舞,范蠡来时有越吟。
千古烟波兴废事,白鸥渔叟是知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人以“两丸跳掷几升沉”开篇,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湖面的波浪比作跳跃的珠子,形象地展现了湖水的动态美。接着,“谁识仙源洞府深”一句,引人遐想,暗示着湖底可能隐藏着神秘的洞穴和仙人的居所,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月在波间明片玉,舟从水口出横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湖面上的美景。月光洒在波浪上,如同片片玉石般闪烁,而船只从湖口驶出,仿佛划破了金色的水面,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流动。
“夫差醉后无吴舞,范蠡来时有越吟”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春秋时期的两位君主——夫差与勾践,以及他们的臣子——西施与范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夫差沉迷酒色,最终导致吴国灭亡;而范蠡则功成身退,与越国一同崛起。这一对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
最后,“千古烟波兴废事,白鸥渔叟是知心”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诗人认为,洞庭湖上的烟波浩渺,见证了无数兴衰更替的故事,而白鸥与渔翁则是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理解者。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智慧的颂扬,提醒人们在繁华与沉寂之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洞庭湖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