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墨卿
宋 · 李若水
张侯自是风骚将,画月裁云三百篇。
玉堂未许代王綍,聊作漫尉黄河边。
绿林豪客玩国宪,探丸境上如鹰鹯。
遣奴识天得秘策,一旦就戮逃无缘。
霞旌霜刃鼓雷发,凯旋夹路人骈肩。
元老闻之喜折屐,径入奏章丹扆前。
伫□黄纸飞敕来,金印如斗官九迁。
莫笑书生太疲软,时来亦许参凌烟。
玉堂未许代王綍,聊作漫尉黄河边。
绿林豪客玩国宪,探丸境上如鹰鹯。
遣奴识天得秘策,一旦就戮逃无缘。
霞旌霜刃鼓雷发,凯旋夹路人骈肩。
元老闻之喜折屐,径入奏章丹扆前。
伫□黄纸飞敕来,金印如斗官九迁。
莫笑书生太疲软,时来亦许参凌烟。
注释
风骚:形容才情出众。玉堂:指朝廷。
王綍:帝王的服饰,象征权力。
漫尉:临时、闲职官员。
绿林豪客:指盗贼或起义者。
探丸:古代一种决定生死的游戏。
凌烟:古代功臣画像所在之处,象征名垂青史。
翻译
张侯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将领,创作了无数描绘月亮和云彩的诗篇。虽然未获重任在朝廷任职,他暂时担任黄河边上的闲职官员。
绿林好汉无视国家法度,在边境上如猛禽般肆意行事。
他派仆人探寻天机,却因策略不慎,无法逃脱被杀的命运。
他的胜利如同雷霆万钧,凯旋时人群簇拥,夹道欢迎。
元老们听到胜利消息,高兴地折断木屐直奔皇宫,向皇帝呈奏捷报。
期待着皇命文书的到来,晋升为高官,官位升迁迅速。
别嘲笑读书人软弱,时机到来时也能名留青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雄气概和文学才华,以及他在边疆戍守时的情形。诗中通过对张侯的赞誉,展现了作者李若水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敬意。
“画月裁云三百篇”表明张侯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笔生花,每每吟咏之作都能如同画家挥洒自如地描绘出月亮与云彩,足见其才情横溢。"玉堂未许代王綍"则是说张侯的文学成就连王维这样的诗歌大家也不得而代。
"绿林豪客玩国宪"一句,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将军们在戍守中的豪迈情怀。而“探丸境上如鹰鹯”则形象地展示出他们在边关监视敌情的警觉和敏锐。
"遣奴识天得秘策"可能是说张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得到了对抗敌人的策略,而“一旦就戮逃无缘”则表明他面对战争时机敏捷,一旦战事紧急,他便迅速应对,无需逃避。
接下来的"霞旌霜刃鼓雷发,凯旋夹路人骈肩"形容了胜利的场景,那些战士们手持长矛,在寒冷的早晨里迎着朝霞,一路凯歌而归,沿途民众簇拥观看,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元老闻之喜折屐”表达了当地的年长者听到张侯凯旋的消息后,欣慰至极,以致忘记了脚上的鞋子,径直来到朝堂前奏报。"伫□黄纸飞敕来"描绘的是朝廷颁布诏书的情形,而“金印如斗官九迁”则显示出封疆大吏的重要地位和权力。
最后,“莫笑书生太疲软,时来亦许参凌烟”是对张侯的一种鼓励或期待,认为即使他身为文人,也不应该被视作柔弱无能,因为在关键时刻,他也有机会展现出英雄本色,与那些武将一样驰骋沙场。
整首诗通过对张侯的多方面描写,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军事才能,更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坚守边疆、英勇作战的赞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