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悼邻妇赏析

悼邻妇

明 · 王恭
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
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
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
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
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
一旦寿命终,萧条但床蓐。
骨肉已不收,亲情复谁哭。
徒然束缚去,瘗彼沙冈麓。
为问里中豪,畴能念穷独。
姬文昔埋胔,千载耀芳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悼邻妇》描绘了一位贫困寡妇的辛酸生活。诗的前两句“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看似写实,实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即使在自然中寻找生存资源也十分不易。接着,“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和孤独,她的生活充满了凄凉。

“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进一步揭示了她的经济困境,连首饰都不得不变卖以维持生计,食物常常匮乏。“膝下儿”虽是她唯一的安慰,却只能作为富人家的仆役,这更显其命运的悲哀。“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比喻人生短暂,如同风中的蜡烛随时可能熄灭。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寡妇去世后的凄凉景象,亲人离散,无人哀悼,死后仅余一床破败。最后,诗人质问乡里的豪强,是否有谁能体恤这位孤苦无依的穷人。结尾引用姬文(即周文王)的典故,表达对这位不幸妇女的深深同情,希望她的美德能像姬文一样被后世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真实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