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怀何不偕三首(其一)赏析

怀何不偕三首(其一)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地平如板舆,天广如穹庐。
与君百年间,托足曾无途。
右臂七宝鞭,左肩五岳图。
跨鞍一俯仰,去如流电趋。
朝饮易水头,夕秣越与吴。
道旁皆拊手,太息此名驹。

鉴赏

这首诗《怀何不偕三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匹名为“名驹”的骏马,展现了其非凡的才能和勇猛的气势。

首句“地平如板舆,天广如穹庐”以夸张的手法,将大地比作平坦的板舆,天空比作广阔的穹庐,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的背景,为名驹的出场铺垫了宏大的舞台。

接着,“与君百年间,托足曾无途”表达了名驹与主人相伴百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漫长的时间里,也未曾有过一丝的离别之苦,强调了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羁绊。

“右臂七宝鞭,左肩五岳图”描绘了名驹身上的装饰,右臂佩戴着镶嵌着珍珠宝石的鞭子,左肩则承载着五岳的地图,不仅展示了其华丽的外表,更暗示了它非凡的能力和丰富的知识。

“跨鞍一俯仰,去如流电趋”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名驹在鞍上的一次俯仰动作,仿佛瞬间便如同闪电般疾驰而去,形象地表现了它的速度与力量。

“朝饮易水头,夕秣越与吴”则描述了名驹的日行千里,从清晨到傍晚,从易水的源头饮马,到越地和吴地的草场喂食,展现了它广泛的活动范围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最后,“道旁皆拊手,太息此名驹”表达了沿途人们对于名驹的赞叹和敬佩,他们纷纷拍手称快,感叹于这匹名驹的卓越才能和非凡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名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一匹优秀坐骑的特征,更蕴含了对忠诚、勇敢、卓越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友谊、陪伴和共同经历的深情表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