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相如(其二)赏析

相如(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依隐同方朔,微辞在大人。
当垆惊士女,割肉笑君臣。
酒向长门取,琴当锦水陈。
竹竿吟未绝,重使白头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相如(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依隐同方朔”,以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为喻,暗示诗人与司马相如一样,虽身处官场却保持着隐逸的心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接着,“微辞在大人”一句,进一步揭示了司马相如作品中的深意,即通过微妙而含蓄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展现出其文学才华的独特之处。

“当垆惊士女,割肉笑君臣”两句,运用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典故,描述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与汉武帝之间的关系。这两句通过“惊”和“笑”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

“酒向长门取,琴当锦水陈”则引用了另一个典故,长门宫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处宫殿,这里借指皇宫。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司马相如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宫廷中的地位和遭遇。

最后一句“竹竿吟未绝,重使白头新”以竹竿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吟唱之声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句话既是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诗人对自己坚守理想、不断创作的自我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司马相如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