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锡杨节之孙昌龄见过小饮
宋 · 孔平仲
梦锡更时事,恢然君子儒。
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
昌龄出相家,谦谨乃绳枢。
三人于交游,得一固有馀。
日暮俱访我,止驾共踌躇。
四天忽阴沉,风声若江湖。
寒色尚可畏,促膝同附炉。
高密酒虽贵,为君开一壶。
拳栗自东越,殷榴从上都。
羹烹历山蕈,脍斫注沟鱼。
鲜蛤寔海错,肥羊非市屠。
后食淮南莼,此皆北所无。
主人不敢爱,且以为宾娱。
梦锡饮中豪,节之亦其徒。
昌龄稍奸黠,我劝势颇粗。
左手扼其肩,右手进觥盂。
勉强为我尽,淋漓满衣裾。
醉坐各忘去,蓬烛已见跗。
幽谈入鬼怪,巧谑相揶揄。
勿言轻此乐,此乐胜笙竽。
明朝酒醒后,相对礼如初。
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
昌龄出相家,谦谨乃绳枢。
三人于交游,得一固有馀。
日暮俱访我,止驾共踌躇。
四天忽阴沉,风声若江湖。
寒色尚可畏,促膝同附炉。
高密酒虽贵,为君开一壶。
拳栗自东越,殷榴从上都。
羹烹历山蕈,脍斫注沟鱼。
鲜蛤寔海错,肥羊非市屠。
后食淮南莼,此皆北所无。
主人不敢爱,且以为宾娱。
梦锡饮中豪,节之亦其徒。
昌龄稍奸黠,我劝势颇粗。
左手扼其肩,右手进觥盂。
勉强为我尽,淋漓满衣裾。
醉坐各忘去,蓬烛已见跗。
幽谈入鬼怪,巧谑相揶揄。
勿言轻此乐,此乐胜笙竽。
明朝酒醒后,相对礼如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聚会中的轻松愉快氛围。
首先,诗中提到“梦锡更时事,恢然君子儒”,暗示了梦锡是一位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为后文聚会的高雅氛围埋下伏笔。接着,“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一句,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另一位友人节之的才华与气质,形象生动。
聚会时,三位朋友相互拜访,共同商议,气氛融洽。面对突然的阴沉天气,他们围炉而坐,共享美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佳肴,如高密的美酒、东越的拳栗、上都的殷榴、历山的蕈、注沟的鱼、海中的鲜蛤、北地难寻的淮南莼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在饮酒过程中,梦锡作为饮酒中的豪杰,与节之及孙昌龄一同畅饮,场面热烈。诗中通过“左手扼其肩,右手进觥盂”的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他们豪放不羁的性格。尽管孙昌龄显得有些狡黠,但诗中并未贬低他,而是通过“我劝势颇粗”表达了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
聚会结束后,三人仍沉浸在交谈之中,直至深夜。他们谈论的话题深入到鬼怪和玩笑,展现了聚会的轻松愉快。最后,诗人感慨道,“勿言轻此乐,此乐胜笙竽”,强调了聚会带来的乐趣远超过音乐,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