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一)
宋 · 文天祥
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
静传方外学,晴写狱中诗。
烈士惟名殉,真人与物违。
世间忙会错,认取去来时。
静传方外学,晴写狱中诗。
烈士惟名殉,真人与物违。
世间忙会错,认取去来时。
注释
浩劫:大灾难。风尘:战争或混乱的烟尘。
暗:昏暗不明。
衣冠:古代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人们。
痛百罹:极度的痛苦和苦难。
静传:在宁静中传授。
方外学:指超脱世俗的学问或修行。
晴写:在晴天书写。
狱中诗:囚犯写的诗,可能表达内心世界。
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惟:只。
殉:为……而死。
真人:道家所说的得道之人,不同于世俗之人。
违:违背。
世间:世间万物,人间。
忙会错:忙碌中容易迷失。
认取:认清,识别。
去来时: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去的过程。
翻译
巨大的灾难让世界满目疮痍,人们的衣冠都因痛苦而破败。在静谧中传承着世外的学问,晴朗的日子记录着狱中的诗篇。
那些坚定的烈士为名誉而献身,真正的圣人却与世俗相违背。
世间纷扰,人们往往迷失方向,应认清事物的来去真相。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哀痛。"浩劫风尘暗,衣冠痛百罹"表达了作者对于战火中的国土和民众深感痛心。"静传方外学,晴写狱中诗"则显示了即便是在困顿之中,作者依然保持着对文化的传承与诗词的创作,这是他精神上的坚守。
"烈士惟名殉,真人与物违"一句,表达了对于那些为国捐躯、英勇献身者的哀悼,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无法相符的无奈。而"世间忙会错,认取去来时"则是作者对于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和醒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文天祥个人的英雄气概与坚定信念,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至今仍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