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三)
宋 · 叶适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
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
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注释
清庙:古代宗庙,此处指朝廷。图书宝:珍贵的书籍。
熙朝:繁荣昌盛的时代。
雅颂音:典雅的颂歌之声。
频繁:常常。
三节:指春、夏、秋三个重要节日。
荏苒:形容时间流逝。
二毛:双鬓斑白,代指年老。
衣食:日常生活所需。
家才足:家庭生活富足。
丘园:田园或隐居之地。
意亦深:内心深处的向往。
卧听:躺着聆听。
床下士:指床下有德才之士。
武侯:诸葛亮,字孔明,被尊称为武侯。
翻译
清庙中的书籍如珍宝,熙朝的雅乐颂声悠扬。皇帝频繁地在三个节日召唤群臣,时光荏苒,白发渐生。
家中衣食充足,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深沉。
闲居时倾听床下的贤士,不时吟咏诸葛亮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适的作品,属于送别诗的一种。诗中通过对郑丈赴建宁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这两句描绘出一个清净庄严的庙宇场景,其中藏有珍贵的图书,并且传来了熙朝(指宋仁宗时期,以礼乐文化著称)之美好音乐的回声。这里借“清庙”表达一种超脱尘世、崇尚文艺的氛围。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此处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表现出对郑丈行程中不断变化的季节和岁月的感慨。"三节"指春夏秋三个季节,而"二毛"则是形容时间流逝极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郑丈家庭生活的关心,并希望他家中衣食无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深情。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这两句则是诗人卧病在床,却仍能听到室外友人(“床下士”)的交谈声,以及偶尔吟咏着历史上著名将领诸葛亮(武侯)的诗歌。这里展现了诗人即使身体不适,也不忘文学创作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郑丈离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时光流逝、友情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淡定而深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