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雨声赋古风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
宋 · 郑刚中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呼童起视果安在,云是四檐甘雨倾。
于时火流祗三日,田兆正作龟纵横。
昨朝太守拜坛下,五龙奉命云雷惊。
小儿放散蜥蜴去,神鼓罢击巫舞停。
田翁翻沟出剩水,妇子田边笑相迎。
商量今岁多酿酒,是间指日当云平。
山斋一饱想无虑,摩腹卧看秋风生。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呼童起视果安在,云是四檐甘雨倾。
于时火流祗三日,田兆正作龟纵横。
昨朝太守拜坛下,五龙奉命云雷惊。
小儿放散蜥蜴去,神鼓罢击巫舞停。
田翁翻沟出剩水,妇子田边笑相迎。
商量今岁多酿酒,是间指日当云平。
山斋一饱想无虑,摩腹卧看秋风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斋:道人的居所。梦魂清:心境清明的梦境。
细响:微小的声音。
忽可听:突然变得清晰。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地段。
万蚕:比喻众多。
相如:司马相如。
夜病渴:深夜口渴。
蟹眼:形容水滚沸如蟹眼。
石鼎:煮水的器皿。
四檐:屋檐。
甘雨倾:甘甜的雨水滴落。
火流:火势。
田兆:农事的预兆。
太守:地方长官。
五龙:象征吉祥的龙。
神鼓:祭祀时的鼓。
巫舞:巫师的舞蹈。
剩水:多余的雨水。
妇子:妇女和孩子。
酿酒:制作酒。
云平:云消雾散,天气晴朗。
摩腹:抚摩腹部。
秋风生:秋风吹来。
翻译
山斋中的道人梦中心境清明,梦中的细微声响忽然变得清晰可闻。仿佛听到三峡深处的泉水从隐蔽处涌出,如同万只蚕儿咀嚼春天叶片的声音。
又像是司马相如深夜患病口渴,听见像螃蟹眼睛一样乱跳的沸水在石鼎中作响。
唤来童子查看,原来那是屋檐上滴下的甘甜雨水。
那时火势只燃烧了三天,田间的兆头预示着今年的农事将有好收成。
昨日太守在祭坛下礼拜,五条龙受命显灵,风云为之震动。
孩童们被释放,蜥蜴离去,神鼓不再敲击,巫舞也暂停。
老农翻动沟渠,流出剩余的雨水,妇孺在田边笑着迎接。
商议今年要多酿造酒,预示着丰收的日子指日可待。
在山斋中吃饱喝足,无虑无忧,躺着欣赏秋风的来临。
鉴赏
这首宋诗《夜闻雨声赋古风·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由郑刚中所作,描绘了山斋道人在夜晚听到雨声后的种种联想和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以梦为引,将雨声比作三峡流泉和万蚕食叶,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着联想到司马相如的典故,又与祈雨仪式相结合,展现了当地官民对雨水的期盼。雨后田间生机盎然,农夫妇子欢笑,预示丰收在望。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在山斋饱餐无忧,静观秋风的心情,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