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其四)
明 · 李孙宸
芳辰凑良会,哪得再寻常。
不尽尘中话,兼多世外商。
龙驯宁自性,鸥狎未飞翔。
安石东山在,苍生引望长。
不尽尘中话,兼多世外商。
龙驯宁自性,鸥狎未飞翔。
安石东山在,苍生引望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思白先生在舟次相逢的情景,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芳辰凑良会”,点明了相聚的时机美好,如同佳节一般,预示着这次相逢非同寻常。接着,“哪得再寻常”一句表达了对这次相遇的珍视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或共同的志趣。
“不尽尘中话,兼多世外商”则进一步揭示了交谈的内容既涉及世俗之事,又包含了超脱尘世的思考。这反映了两人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厚的交流,更在精神层面有着深入的探讨,触及到人生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龙驯宁自性,鸥狎未飞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驯服的龙,而将对方比作嬉戏于水面的鸥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和随性的向往。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在追求内心平和与外界自由之间的平衡态度。
最后,“安石东山在,苍生引望长”引用了东晋名臣谢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谢安一样,在远离政治纷争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同时又心系苍生,期待能够为社会带来长久的福祉。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也表达了对社会责任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逢的场景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