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元过大庾岭
宋 · 余靖
秦皇戍五岭,兹为楚越隘。
尉佗去黄屋,舟车通海外。
峭巘倚云汉,推轮日倾害。
贤哉张令君,镌凿济行迈。
地失千仞险,途开九野泰。
安得时人心,尽夷阴险阂。
尉佗去黄屋,舟车通海外。
峭巘倚云汉,推轮日倾害。
贤哉张令君,镌凿济行迈。
地失千仞险,途开九野泰。
安得时人心,尽夷阴险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戍:驻扎军队。楚越:古代两个邻近但有敌意的国家。
隘:险要、狭窄。
尉佗:秦朝时期南越国的国王。
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色车辆。
峭巘:陡峭的山峰。
云汉:指天空。
镌凿:雕刻开凿道路。
济:渡过、通过。
泰:广大、开阔。
时人:当时的人们。
夷:平息、消除。
阴险阂:阴暗险恶的阻碍。
翻译
秦始皇在五岭驻军,这里曾是楚越交界的险要之地。尉佗放弃帝王之位,开通了船只陆路直通海外的交通。
陡峭山峰高入云霄,推动车轮每日都艰难无比。
张令君真是贤明,他开凿道路使通行得以改善。
原本千丈高的险峻之地,如今道路开阔,四野畅通。
如何才能获得人心,消除所有的阴暗和险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翻越大庾岭的壮丽景象和险峻过程。开篇即以"秦皇戍五岭,兹为楚越隘"设定宏伟的历史场景,通过秦始皇对疆域的扩张和保护,强调了这座山脉在古代边防中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提到"尉佗去黄屋,舟车通海外",这里的"尉佗"可能指的是古代楚越地区的人物,而"黄屋"则是皇帝所居之地。"舟车通海外"表明了交通的便利和对外交流的广泛。
第三句"峭巘倚云汉,推轮日倾害"通过山脉与天空相接、车轮与日月争辉的壮观描写,展现了大庾岭的雄伟和行驶在其上的艰难。
诗人随后赞誉张君(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的才华和勇气,用"贤哉张令君,镌凿济行迈"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地失千仞险,途开九野泰"则展示了山脉的险峻以及道路的开辟,最终带来了平安与安全。
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期待和对外在环境改善的愿望,以"安得时人心,尽夷阴险阂"结束全诗,寓意深远。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大庾岭的壮观景色,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以及对人物英勇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世界和现实环境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