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李大兰先生四首(其三)赏析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其三)

明 · 曹于汴
畴昔珍燕石,秋萤诩相映。
法堂启秘藤,灵珠惊照乘。
人道匪远人,千蹊总幻径。
贤人人之贤,圣人人之圣。
三叹嘉斯言,泠然破初瞢。

鉴赏

这首诗以“上李大兰先生四首(其三)”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曹于汴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畴昔珍燕石,秋萤诩相映”,以“燕石”比喻平凡的事物,而“秋萤”则象征着微小的光芒。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能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光彩。这里暗含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潜能的肯定。

接着,“法堂启秘藤,灵珠惊照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法堂象征着知识或真理的殿堂,秘藤则代表了深藏不露的智慧。灵珠的出现,不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照乘),也揭示了内在智慧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赞美,也是对追求真理与智慧的鼓励。

“人道匪远人,千蹊总幻径”一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道路。这里的“千蹊”象征着众多的可能性,而“幻径”则暗示了探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这句话鼓励人们勇敢地探索自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路径。

最后,“贤人人之贤,圣人人之圣。三叹嘉斯言,泠然破初瞢”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无论是贤人还是圣人,他们的言行都值得赞叹和学习。通过这三声感叹,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从而打破最初的混沌状态,达到心灵的觉醒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抽象概念的描绘,以及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洞察。它鼓励人们追求真知、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我,并在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