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奉诚园
唐 · 畅当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
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
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注释
帝里:京城。阳和:温暖的阳光。
御园:皇家园林。
新景气:新生机。
旧兰荪:古老的兰花和荪草。
咏德:怀念美德。
没:去世。
成蹊大树:像大树般的事迹留存。
见桐犹近井:梧桐树靠近井边。
看柳尚依门:柳树依恋门口。
献地:这片土地。
非更宅:并非新建住宅。
遗忠:忠诚的象征。
永奉恩:永远受恩惠。
攀桂后:桂花飘香之后。
百花繁:百花盛开。
翻译
京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游人们来到皇家园林。暖意催生了新的生机,春天辨识出古老的兰花和荪草。
怀念先贤的美德,他们的事迹如大树般长久留存。
看到梧桐树还靠近井边,门口的柳树依旧依恋。
这片土地并非新建住宅,而是忠诚的象征,永远受恩惠。
期待在桂花飘香之后,再来欣赏百花盛开的盛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开篇“帝里阳和日”与“游人到御园”,设定了一个温暖明媚、人流涌动的皇家园林画面。“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则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春季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交流。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一句,转而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和怀念。这里的“咏德先臣”指的是赞颂前代贤臣的美德,而“成蹊大树存”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接着,“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两句,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园中古树依旧、春意盎然的情境。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观察,表达了对历史延续性的感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个人忠诚品格的重视。这里,“献地”可能暗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地,而“遗忠永奉恩”则表达了对先贤遗风的永久缅怀与尊奉。
最后,“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回到这片充满桂树和百花争艳的地方,以此作为对美好事物永恒向往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家园林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之重以及个人忠诚品格之珍视的一系列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