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实寄诗
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
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
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
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
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
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
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对战争频发、国土不安的忧虑之情。开篇两句“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连年战乱的无奈与悲哀。随后的“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则是对战争造成的毁灭和生命损失的沉痛描写,诗人通过“血牲面埋”的形象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反映出对和平的渴望。
接着,“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一句中,诗人关切地询问着为何有那么多的人被迫离开家园,而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战士又该如何治疗他们的“金疮”。这里的“金疮”可能是指因战争而受的重伤,表现了诗人对战事的深刻忧虑。
下一段,“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则是对国防和军备的强调。在这几句中,诗人通过“封疆万里”的壮丽画面展示了边疆的辽阔与防御的重要性,而“国家弥文今尚武”表明即便是在文化昌盛的时代,也不能忽视国防的实力。
随后,“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一句中,诗人警示不要轻敌,同时对边疆的安全表示出关切与重视。这里的“勿矜突骑”是告诫军队不要骄傲自满,而应保持谨慎。
最后两句,“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则转向了对命运的顺应和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态度。诗人认识到“成功俱自天”,即成功与否是由天意决定,同时也强调了在丰收之年要通过合理的经济政策(如“三钱博斗米”)来保障民众的生活,进而使战士能够安心休息。
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国防与民生等重大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