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歌(其五)
明 · 杨爵
有身形弗七尺长,地维天柱要担当。
几年饿成空皮骨,扶杖出门欲仆僵。
外混尘埃罹罗网,内抱赤心与忠肠。
呜呼五歌兮歌迫切,酒尽天涯一腔血。
几年饿成空皮骨,扶杖出门欲仆僵。
外混尘埃罹罗网,内抱赤心与忠肠。
呜呼五歌兮歌迫切,酒尽天涯一腔血。
鉴赏
这首诗《七歌(其五)》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描绘一个身形虽不至七尺却需承担天地之重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首句“有身形弗七尺长”,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主人公身材的矮小,但紧接着的“地维天柱要担当”则揭示出他内心的强大与责任的沉重。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
“几年饿成空皮骨,扶杖出门欲仆僵”两句,生动描绘了主人公长期饥饿、身体消瘦至极的状态,以及他勉强支撑着走出家门时的虚弱与疲惫,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物的坚韧。
“外混尘埃罹罗网,内抱赤心与忠肠”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不仅在外面对抗生活的艰难,内心更是坚守着赤诚之心和忠诚之情,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人格魅力。
最后,“呜呼五歌兮歌迫切,酒尽天涯一腔血”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通过“五歌”这一形式,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用“酒尽天涯一腔血”来形容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愤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底层人民在苦难中的坚韧与抗争,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