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包山杨明府宅(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
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眠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我眠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注释
实生成之:赋予生命。谚谓:人们常说。
锦衣玉食:华丽衣裳和美食。
朱弦镂簋:形容精致的音乐和饮食。
宝一砚:珍视一方砚台。
浩唱:高声吟唱。
烟雨:烟雾和雨水,象征离别的氛围。
翻译
究竟是谁赋予了它生命,人们常说像慈爱的父母一样。那些身着华丽衣裳,享受美酒佳肴的人。
你只需珍视一方砚台,它的价值远超你的所有。
我入睡时,你还在高声吟唱,直到半夜。
要分别实在不易,我依依不舍地看着烟雨朦胧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宿包山杨明府宅(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书香门第的赞美与向往。
"谁实生成之,谚谓慈父母。彼锦衣玉食,及朱弦镂簋。"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慈父母”和“锦衣玉食”的形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彼锦衣玉食"暗示着主人公家境富裕,"及朱弨镂簋"则展现出一种精致的艺术享受。
"公但宝一砚,百倍似胜汝。"
这里的“一砚”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文字生活的珍视和专注,即使是简单的书写工具,也能比富贵的生活更有意义,从而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
"我眠公浩唱,犹有半夜许。"
诗人在主人公的府宅中安然入睡,直到深夜仍能听到主人公豪放的歌声,这里传递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和对主人公才华的赞赏。
"可亲未易别,依依睇烟雨。"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在离别之际,依然眷恋着那片烟雨中的情感世界。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深厚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府宅的美好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文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