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和陈守纪怀诗一首赏析

次韵和陈守纪怀诗一首

清末民国初 · 郑国藩
扫尽搀枪意气横,分符岭峤重先声。
潢池兵弄游魂蹙,伏莽途艰旅客惊。
刑乱不嫌从重典,救时岂为博虚名。
他年国史论功罪,严郅龚黄铁并铮。

鉴赏

这首诗《次韵和陈守纪怀诗一首》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对人物功过是非的审慎评价。

首联“扫尽搀枪意气横,分符岭峤重先声”,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豪迈之气,仿佛在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何以坚定的意志和勇猛的行动,扫除障碍,重新确立权威。这里的“搀枪”可能暗指各种纷争或冲突,“分符岭峤”则可能象征着权力的转移或地域的管辖,整体营造出一种历史变革的宏大场景。

颔联“潢池兵弄游魂蹙,伏莽途艰旅客惊”,进一步深入历史的细节,通过“潢池兵弄”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的混乱与动荡,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与不安。同时,“伏莽途艰”则暗示了道路的艰难险阻,可能指的是战争中的艰难行军或是社会环境的恶劣,而“旅客惊”则从侧面反映了这种动荡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颈联“刑乱不嫌从重典,救时岂为博虚名”,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混乱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在动荡时期,严明的法律和严厉的惩罚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局势,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名誉。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正义的重视。

尾联“他年国史论功罪,严郅龚黄铁并铮”,展望未来,作者认为历史终将公正地评价每个人的行为和贡献,无论是功还是罪,都将被记录下来。这里提到的“严郅龚黄铁并铮”,可能是指历史上几位著名的政治家或军事领袖,他们的名字并列,强调了他们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希望后人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和他人。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秩序、正义与个人责任的思考。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诗作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