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至分水戍赏析

至分水戍

唐 · 骆宾王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拼音版原文

xíngyōuchuàngfēnliú
jiànshíhuítuānyànyíngcóngjiànyōu

yīnyánchángjiéhuì宿mǎngjìnghánqiū
kuàngnǎishuāngchénzǎohánfēngshùlóu

注释

行役:旅途劳顿。
忽:忽然。
离忧:分离的忧虑。
溅石:水流冲击岩石。
回湍:回旋的湍流。
咽:发出低沉声音。
萦丛:环绕丛生的草木。
曲涧:曲折的溪涧。
幽:幽深。
阴岩:阴暗的山岩。
常结晦:常常笼罩着晦暗。
宿莽:丛生的草木。
竞含秋:仿佛包含着秋天的气息。
霜晨早:霜降清晨。
寒风:寒冷的风。
戍楼:守卫的城楼。

翻译

忽然间因旅途劳顿而心生忧虑,再次感受到深深的悲伤。
水流冲击岩石,回旋的湍流发出低沉的声音,曲折的溪涧显得格外幽深。
阴暗的山岩常常笼罩着晦暗,丛生的草木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来临。
更何况是霜降清晨,寒冷的风已吹进了戍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孤独与寂寞。"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表达了作者在戍楼中因别离而产生的忧虑之情,心中的不舍和愁绪如同奔流的河水一般难以抑制。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则形象地描写了自然景物,其中“溅石”指的是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回湍咽”形容溪流蜿蜒曲折的样子,而“萦丛曲涧幽”更进一步渲染出一幅深山幽谷之景,水流在曲折的小溪中缓缓前行,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感觉。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中的“阴岩常结晦”表达了山岩常年笼罩着阴霾,显得有些许沉郁。而“宿莽竞含秋”则是说野草在秋天竞相生长,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对季节更迭、时光易逝的感慨。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一句,则把时间推进到了清晨,霜冻降临,寒风吹拂着戍楼,让人感到一阵凉意和边塞的萧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在边疆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语言朴实而不失深情,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特有的边塞风光和士兵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