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崔渥冥会杂诗(其八)
唐 · 湘妃庙
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注释
目断:望到极处,直到看不见。魂销:极度悲伤,心神俱碎。
惘然:失意的样子,不知所措。
九疑山:位于湖南的山脉,传说中舜帝埋葬之地。
际:边缘,这里指山边。
何人:谁。
知得:知道,理解。
心中恨:内心的怨恨或遗憾。
空有:只有,表示虽有而无实际作用。
湘江:流经湖南的一条大河。
竹万竿:成千上万的竹子,形容竹林茂密。
翻译
望断远方心碎神伤,茫然不知所措,九嶷山边道路漫长无尽。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怨恨,唯有湘江畔那无数的竹子徒然伫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名为《与崔渥冥会杂诗(其八)》。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目断魂销正惘然”,这里的“目断”指的是目力所及之处,视线尽头的地方,而“魂销”则形容情感上的消亡或迷茫。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心神不宁、无从寻觅的心境。
“九疑山际路漫漫”,“九疑山”在这里可能是虚指某个遥远且难以到达的地方,“山际”则意味着山的边缘或脚下,而“路漫漫”则形容道路的曲折和漫长。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递了一种心境的迷茫和旅途的艰辛。
“何人知得心中恨”,这里的“何人”询问着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心中恨”则是指那些深藏在心底、难以言说的不满或悲哀。
“空有湘江竹万竿”,“空有”意味着虽然存在但并无实际意义或作用,“湘江竹”特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流域盛产的竹子,"万竿"则形容数量之多。这一句通过对湘江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即便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法填补心中的空虚和悲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亲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