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舟中望山寺赏析

舟中望山寺

明 · 黄衷
蜀江历邅回,晨帆逐光景。
峥嵘山谷间,有敞青莲境。
丹碧沦浩劫,势面犹深整。
禅板无灵音,风铎暂一领。
世尊不可曕,讵辨祇树瘿。
老衲缺施金,敝履汲荒井。
忆逢太虚师,缁流颇修颖。
为我谈法华,覼缕良夜永。
无生非我学,弃置不遑省。
转盻三十秋,此地亦芜梗。
□宗老涪翁,诗派沿五岭。
或持弟子法,荤饮时复屏。
遗篇落我手,小句贝文警。
乃知盛名下,精驳尽兼并。
伤哉留滞怀,毵毵素垂颈。
疲薾谢书帷,归弄黄湾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途中远眺山寺的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蜀江历邅回,晨帆逐光景”描绘了蜀江蜿蜒曲折,晨光中的船只追逐着光影前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峥嵘山谷间,有敞青莲境”一句,诗人将所见的山寺比作青莲之境,既突出了山寺的清幽与超凡脱俗,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丹碧沦浩劫,势面犹深整”描绘了山寺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庄严与整饬的面貌,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屈的精神力量。

“禅板无灵音,风铎暂一领”通过禅板与风铎的对比,表现了山寺内静谧的修行氛围,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

“世尊不可曕,讵辨祇树瘿”表达了对佛法深奥难解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山寺中僧侣修行生活的敬仰之情。

“老衲缺施金,敝履汲荒井”描绘了山寺僧侣简朴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佛教徒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品质。

“忆逢太虚师,缁流颇修颖”回忆了与高僧相遇的经历,赞颂了僧侣们的智慧与修行的精进。

“为我谈法华,覼缕良夜永”描述了僧侣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华经》,使诗人受益匪浅,夜晚的时光也因此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无生非我学,弃置不遑省”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与追求,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修行而非世俗的追求,因此不会轻易放弃对佛法的学习与实践。

“转盻三十秋,此地亦芜梗”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即使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光阴后,山寺依旧如初,而人事已非。

“□宗老涪翁,诗派沿五岭”提到了古代诗人涪翁,暗示了山寺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以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或持弟子法,荤饮时复屏”描述了山寺僧侣在遵守戒律的同时,也有适度的生活安排,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遗篇落我手,小句贝文警”表达了诗人对山寺文化遗存的珍视,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警示。

“乃知盛名下,精驳尽兼并”总结了山寺在历史上的辉煌与复杂,既有卓越的成就,也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与实践。

“伤哉留滞怀,毵毵素垂颈”表达了诗人对山寺及其文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身未能长久停留的遗憾。

“疲薾谢书帷,归弄黄湾艇”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山寺后的场景,虽然身心疲惫,但仍渴望回到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山寺僧侣的修行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感慨与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