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灵寿杖为罗进士父赋赏析

灵寿杖为罗进士父赋

明 · 吴俨
尝闻灵寿杖,似竹还非竹。
天然合尺度,而自有节目。
汉庭赐孔光,不称三公服。
今归罗隐君,始脱泥涂辱。
暂曳过崆峒,终携入盘谷。
扶颠与持危,要不藉僮㒒。
赤藤苦不坚,桃竹颇类俗。
草木若有知,安能不羞缩。
但恐君力强,弃置倚墙屋。
蛟螭见光怪,雷电时相逐。

鉴赏

这首诗以“灵寿杖”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的赞美之情。诗中将灵寿杖比作竹,既非竹又似竹,象征着罗进士父亲虽出身平凡,却拥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中提到汉庭赐予孔光的灵寿杖,暗示罗进士父亲虽未被朝廷重用,但其内在的品性如同灵寿杖一般,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诗中“不称三公服”一句,暗指罗进士父亲虽未达到高位,但其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远超世俗之流。“今归罗隐君,始脱泥涂辱”,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赞扬。

“暂曳过崆峒,终携入盘谷”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罗进士父亲在仕途上或许有过短暂的浮华,但最终选择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如同灵寿杖一样,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扶颠与持危,要不藉僮㒒”则进一步赞扬了罗进士父亲在困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稳定局势,保护他人,这种高尚的品德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展现出来。

最后,“赤藤苦不坚,桃竹颇类俗”通过对比,强调了灵寿杖的独特之处,即其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正如罗进士父亲的品格一样。而“草木若有知,安能不羞缩”一句,则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仿佛连自然界中的植物都为之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灵寿杖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罗进士父亲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淡泊名利、坚守正道生活态度的钦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