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悄立赏析

悄立

清 · 陈熙治
悄立空庭夜未阑,愁思都迸雨声酸。
已无亲养居贫易,怕有人怜涉世难。
死后虚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
沈沈桦烛终宵对,一样飘零泪点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者在深夜庭院中静立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愁绪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首句“悄立空庭夜未阑”,以“悄立”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寂静无声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沉默。“空庭”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空旷与冷清,夜晚尚未完全过去,但似乎连时间也停滞了,与主人公的心境形成呼应。

接着,“愁思都迸雨声酸”一句,将愁绪与雨声联系起来,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仿佛是主人公心中酸楚情绪的外化,形象地表达了愁苦之深。这里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与情感相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已无亲养居贫易,怕有人怜涉世难。”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的困境与忧虑。一方面,失去了亲人照顾,生活变得艰难;另一方面,害怕别人的同情,担心自己难以融入社会,表现出一种既渴望理解又害怕被看轻的心理状态。

“死后虚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这两句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虚名可能变得毫无意义,而生前的贫穷与清寒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审视。

“沈沈桦烛终宵对,一样飘零泪点残。”结尾两句,以“沈沈桦烛”象征着孤独与寂寞,与主人公的处境相呼应。在长夜中,蜡烛燃烧殆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而“泪点残”则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中流下的泪水,最终也如同蜡烛燃尽一般,消失在寂静之中。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