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因寄此诗问方判官田书记消息赏析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因寄此诗问方判官田书记消息

唐末宋初 · 徐铉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
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
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注释

秋风:指秋季的凉风,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刘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称,具体身份不明。
淡水心情:比喻心境淡泊,不为世俗所动。
银钩:可能指代诗人的书法或某种标记,暗示足迹珍贵。
鸮鸟:一种猛禽,象征着困扰或不安。
鲤鱼:古代寓意吉祥,此处可能象征诗人的理想或追求。
朱邸:红色的府邸,形容豪华宅第。
曳长裾:穿着长袍行走,形容文人士大夫的举止。

翻译

在秋风中漂泊海上已久,曾经收到刘公的一封信。
心境如淡水般平淡长久,银钩般的足迹更是难以追寻。
我常担忧身边有凶鸟作乱,无暇顾及江中寻找鲤鱼。
如今京城和吴地新建了豪华府邸,我想问你,还有谁会与我一同穿长袍漫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孤独与忧愁。秋风起,海上更显得荒凉,诗人心中对于久违的家园充满了思念。刘公的一纸书信成为了诗人情感上的慰藉,但这种淡水般的心情,也只能是长久地若隐若现,而无法真正触及。

银钩踪迹,更无如,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心绪难以触摸,正如银钩一般难以捉摸。忧虑中,连座旁的飞鸮鸟都能引起他的关注,而未有闲暇去江中寻觅鲤鱼,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最后两句“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无奈的表达。朱邸指的是官署或宅第,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仕途的不顺利,或者是对于现实社会状态的感慨。而“问君谁共曳长裾”则是在询问在这困境中,有谁能与他共同承担这些重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现实环境的不满和无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