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两君旧主人招之相继北去
明 · 徐渭
无奈长安道路为,两年两度去相知。
留连旧醴东家在,怅望佳期北斗移。
邵伯仓蚊连夜鸭,河间红树早秋梨。
当年我亦经行此,渴后如拳马上提。
留连旧醴东家在,怅望佳期北斗移。
邵伯仓蚊连夜鸭,河间红树早秋梨。
当年我亦经行此,渴后如拳马上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渭在明朝时期,两次前往长安的经历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无奈长安道路为,两年两度去相知”,开篇即道出诗人对长安路途的无奈与频繁造访的无奈之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追寻梦想与机遇,而诗人却不得不两次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颔联“留连旧醴东家在,怅望佳期北斗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在长安东边的老友之家,心中满是留恋与不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佳期已逝,北斗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转。
颈联“邵伯仓蚊连夜鸭,河间红树早秋梨”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邵伯仓的蚊子在夜晚嗡嗡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孤独;河间的红树上挂满了早熟的秋梨,既美丽又略显凄清。这些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尾联“当年我亦经行此,渴后如拳马上提”将思绪拉回过去,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也曾在这条路上奔波,经历了长途跋涉后的干渴,如同紧握拳头般地提着水壶。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路途的描述、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邃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