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寄史处士
唐末宋初 · 孟贯
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
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寂寥知得趣,疏懒似无能。
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
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寂寥知得趣,疏懒似无能。
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掩关:关门不出。苔满地:青苔覆盖地面。
腾腾: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
暑气:夏天的热气。
葛:一种轻薄的夏衣材料。
暮云:傍晚的云彩。
催烛灯:暗示天色渐晚,需要点灯。
寂寥:寂静孤独。
得趣:体会到趣味。
疏懒:懒散。
旧游:过去的游玩。
杜陵: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附近,此处代指过去的相聚之地。
翻译
门关着,地上长满了青苔,整天坐着无所事事。夏日炎热,穿着葛布衣服感到凉爽,傍晚的云彩催促点燃蜡烛。
在寂静中品味生活的乐趣,虽然懒散但并非没有能力。
你还记得过去的游玩时光吗?我们何时在杜陵分别的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开篇"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通过关门草木丛生、整日坐于家中而感到心旷神怡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夏日里享受清静生活的心境。
接着"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则描绘了一幅夏夜的画面: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衣服上沾着露水的凉意,傍晚时分,云层加速而行,提醒人们点燃蜡烛,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季节变化与日常生活的和谐共处。
"寂寥知得趣,疏懒似无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喜悦,以及对外界繁忙事务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的“寂寥”指的是清净悠闲,“疏懒”则形容一种不急不躁、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还忆旧游否,何年别杜陵"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旅行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杜陵”通常指的是长安(今陕西西安),而“何年”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