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过阳朔寄人赏析

再过阳朔寄人

宋 · 陶弼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拼音版原文

shānjīnchēzhòngláilǎoshàngbēn

hòurénxiāngjiēqīngxiǎohuíkànbànbái

tiáojiàomànwèixīnkǎiguānyóuzuòjiùchēng

méntiánchóuhǎomǎidānqīngbiéhuà

注释

昔日:过去。
儒衫:读书人的服装。
武车:战车,象征军事或实用主义。
耆老:年长的人。
奔趋:忙碌奔波。
后人:后来的人。
清德:高尚的品德。
小吏:低级官员。
半白须:大半已白的胡须,表示年纪大。
条教:规章制度。
新楷法:新的规范或模式。
官资:官职级别。
旧称呼:传统的官衔名称。
里门:村庄的大门。
田畴:田野。
辟:开阔。
丹青:绘画。

翻译

从前读书人穿的儒衫如今已换成了战车,再次来访的老人们仍然忙碌奔波。
后辈接踵而来,皆是品德高尚之人,小吏回头望去,多半已是白发苍苍。
规章制度虽更新,但官职名称依旧沿用旧称。
村里的大门不再关闭,田野开阔,适宜购买新的绘画作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再次经过阳朔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昔日儒衫今武车"暗示了时代的变迁,曾经的知识分子如今可能已转为武职人员。"重来耆老尚奔趋"表达了对当地老人的热情和敬意,他们仍然积极地迎接诗人来访。

"后人相继皆清德"赞扬了当地人的品德高尚,代代相传。"小吏回看半白须"则通过描绘小吏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反映出尽管社会制度有所改变,但传统的官衔称呼依然保留着。

最后两句"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描绘了阳朔乡村的安宁与繁荣,田地开垦,生活富足,诗人期待能以丹青画卷的形式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和观察,展现了阳朔从文人到武备的转变,以及当地人民的美德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发展,体现了诗人对故地的深情和对新时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