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
清 · 王采蘋
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
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
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
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
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
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
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
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
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
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
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
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
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
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
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
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
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
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
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
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
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
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
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
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
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
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
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
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
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
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
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
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
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
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
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
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
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
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
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
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
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
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鉴赏
这首清代王采蘋的诗《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才女的品性和情怀。诗中赞美了婉紃的清才如同班昭般出众,家学渊源承继中郎之风。她的五言诗如玉振笙簧,音韵和谐。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弟弟的牵挂,以及对澄澈心境和高洁节操的坚守。
诗人感叹世事变迁,抚今追昔,充满感慨。她的诗歌情感深沉,如金商之音,哀而不伤。借景抒情,洞庭秋水、木叶飘零,营造出凄凉的意境,仿佛灵妃奏瑟,天地为之苍茫。婉紃身处困境,却像潜龙跃渊、孤凤栖竹,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诗中提到茅屋、秋兰、沧浪,寓言她虽身居穷巷,但志向远大,心中所思如江河浩渺。她曾侍奉宣文,接受教诲,自谦才疏学浅,但仍不忘师恩。她怀念古代的淳朴风气,感叹世风日下的同时,期盼能传播真善美的声音,让美德流传。
最后,诗人以高山为榜样,表达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同时内心彷徨,暗示社会变迁中坚守道德的不易。整首诗赞美了婉紃的才情与品格,也寓含了对传统美德失落的忧虑。